2005年8月中国教育进入了全面课改阶段,截止2014年,中国已有26个省、直辖市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。面对这样一场席卷全国的教育浪潮,“希望杯”作文大赛以乘风破浪之势,于课改元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“希望杯”作文大赛。为深入贯彻课改理念,促进全国课改地区的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对作文的要求,“希望杯”作文大赛将赛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,并严格的在各个课改地区选拔优秀的参赛选手。2016年是“希望杯”的第11个年头,初赛有50万人参加,进入复赛并参加的人数更是再创新高,达到2000人。
面对如此庞大的参赛人群,“希望杯”大赛组委会秉持严谨细致,为学生负责的理念。经过初赛的层层选拔,只有在初赛中获得奖项的同学才有资格参加决赛,在决赛中向大奖冲击。大赛举办之初就对评测委员有着最严格和精准的选择,经过10年的沉淀,大赛评测班子阵容强大。
评委会主任委员:
谢冕 北京大学教授、诗歌评论家、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
“希望杯”作文大赛三大特色
一、 作家引领,以赛促写。
大赛决赛,每年均有专家坐镇,亲自进行授课,传道授业解惑。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亲临第10届希望杯决赛赛场,给孩子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。今年将由当红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老师做指导。除了以上两位更有一线著名作家曹文轩、张之路等作为大赛的名师团队,为大赛把关。
二、 现场大赛,货真价实
沿袭大赛的传统,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性,为恪守对参赛学生的承诺。大赛采用现场抽题,当场作答,即时评选,现场颁奖的流程。确保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是在现场靠自己的积累与能力角逐,评选结果也是货真价实。这也是希望杯历经十余载,仍然具备吸引力并日益受欢迎的一大重要原因。
三、 紧跟课改,以赛促教
“希望杯”大赛不是一场凌驾于庙堂之上的考试,相反,大赛紧跟课改步伐,严密契合课改的角度。以最具权威性的水准落实作文教学的课改成果,也以最专业的视角,密切关注课改的最新动态。大赛所有稿件及选手均来自课改实验区,参赛者的写作水平代表课改的程度;参赛者的写作态度代表着课改对地区对学生的影响力;参赛者的技能更是代表着课改的丰硕成果。可以说,希望杯作文大赛就是课改的一面诤谏的明镜;是课改功过的一颗试金石;更是引领课改尤其是作文教学方向的一枚风向标。
这就是千呼万唤的全国“希望杯”写作大赛,这就是万众瞩目的全国“希望杯”写作大赛,相信这样一场别具一格,极具特色的作文赛事,会给予孩子们的写作梦想最强大的力量,会给教师的作文教学最具明确性的指引。